收听 贾斯汀・泰勒 的 Chopin Intime
贾斯汀・泰勒
Chopin Intime
专辑 · 古典 · 2025
1838 年冬天,肖邦与挚爱——小说家乔治・桑一同前往马略卡岛,随行的还有一架袖珍型新钢琴。他在这架被称作“pianino”(意为“小钢琴”)的小型立式钢琴上创作了八首前奏曲——也是《24 首前奏曲》的组成部分。这些玲珑短小的杰作,涵盖了极为广阔的情绪、织体与音乐想象。如今,贾斯汀・泰勒以一架 1839 年由巴黎 Pleyel 公司制造、与肖邦所用几乎完全相同的 pianino 录制了这批前奏曲,并将之与其他同样适合这类乐器温润音色的肖邦作品并置呈现。 “这和我们习惯听到的钢琴完全不同,”泰勒告诉 Apple Music 古典乐,“现代钢琴的音色常常显得干涩,旋律线也不够歌唱。而这种琴……我完全爱上它了。”他补充说,这架 Pleyel pianino 的音色融合了丰富的色彩与微妙的阴影。这款 1839 年制造的琴不同于当时的 Pleyel 三角钢琴,其音板结构为木制而非金属框架,琴键触感轻盈、机械结构流畅、共鸣温润,成就了其迷人的“歌唱性”。你可以在专辑开篇的升 C 小调夜曲中感受到这种质地,或是在泰勒为贝利尼歌剧咏叹调《Casta diva》改编、部分基于肖邦版本的辉映篇章中,听出那种如梦似幻的音响织体。 这架琴的独特音色,还源自其每个音只配有两根琴弦。“后来 Pleyel 在立式琴中加入了第三根弦,使其听起来更现代、更金属化。”泰勒指出,“而像这种一音两弦的型号,只在 1835 至 1842 年间短暂生产,如今极为罕见。”他认为,pianino 提供了一种与肖邦当时作曲时所听之声直接联结的可能。“我们当然有他的谱子,有他的书信。但透过这个琴,我们得以靠近他创作时实际听到的音响世界,这是件令人着迷的事。” 尽管贾斯汀・泰勒最广为人知的身份是大键琴演奏家,但他也是一位出色的钢琴家,更是古乐器的真正行家。这位法国音乐家在造访巴黎近郊的古键盘乐器修复师 Olivier Fadini 工作坊时,偶然邂逅了 Pleyel pianino。“Olivier 对肖邦的钢琴着迷,他问我知不知道 pianino。我说:’完全不了解。’于是他让我试了一架。”当时的泰勒仍以大键琴演奏其他曲目为主,并未想到要用 pianino 演绎肖邦。直到后来,他得知肖邦的《前奏曲》有三分之一即是在这种琴上完成的,这才忆起当初那架琴的音色,“我告诉自己,一定要回来在这架 pianino 上演奏肖邦,结果发现它与《前奏曲》的气质恰好匹配。” Pleyel 的 pianino 以兔毛氈槌实现极柔的音头,使每个音符都显得轻盈含蓄。琴音高音区清澈晶莹,如 F 大调前奏曲中几乎竖琴般的质感;但更多时候,如泰勒所言,乐器散发出一种“丝绒质地的朦胧之声”。低音区域意外地富有重量感,中音区则具备穿透力,泰勒在《降 D 大调“雨滴”前奏曲》中段戏剧性的推进中恰如其分地释放了这种清晰度。 “某种程度上,你得像弹大键琴那样来弹它,”泰勒说,“触键非常微妙,不需要太多下压的重量。这和现代钢琴那种全身重量压下去的方式完全不同。琴键比现代琴略小,很容易弹错音,这点也像大键琴。琴键间距比现在的钢琴也更窄——我自己习惯了大键琴,但家里用的仍是现代立式钢琴,所以每次练习前,我都要花几天时间重新适应 pianino 的键盘和触感。这不是演奏者单方面施加意图于乐器,而是你必须去适应这件乐器本身的语境。”

贾斯汀・泰勒 的 Chopin Intime 曲目列表

贾斯汀・泰勒 的更多专辑

instagramSharePathic_arrow_ou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