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塔卡四重奏
Ravel: String Quartet
专辑 · 古典 · 2025
莫里斯・拉威尔是一位极为严谨的作曲家,然而在他唯一的一部弦乐四重奏作品中,他却创造出了一种自然而然的表达方式,让两把小提琴、中提琴和大提琴的配合显得如此得体、恰如其分。 阿塔卡四重奏的联合创始人、大提琴手 Andrew Yee 告诉 Apple Music 古典乐:“在我们演过的曲目中,只有少数作品能让我们每次重演都比上一次更加兴奋。这首四重奏正是其中之一。你可以一层层地沉浸进去,永远不会觉得厌倦。” 四重奏的另一位创始人、小提琴家 Amy Schroeder 补充道:“这部作品非常适合我们演奏,因为我们四个人,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而不是刻意追求整齐划一的四重奏成员。而拉威尔的这首作品正是以这种方式写成的——它既有美妙的整体合奏,也在独奏与旋律线条的分配上体现出极大的平衡性。我希望人们在聆听时,能够借此更了解我们每一个人,感受到我们的个性。” 阿塔卡四重奏对这部经典之作的诠释,从开头便展现出新鲜而独特的视角。他们没有采用常见的“突然进入旋律进行中”的方式,而是让音乐如火车缓缓启动般渐次加速。在第一乐章中,两位小提琴家——Schroeder 与四重奏的新成员 Dominic Salerni 在音色与表情上的契合度极高,流畅自然地传递了旋律主题。 这场演奏别具一格,既有自发性又兼具精准度。尽管这次录音是为纪念拉威尔诞辰 150 周年而录制,但在此之前,阿塔卡四重奏对这首作品的诠释已有二十多年的沉淀。“我们对这部作品的理解,已经打磨了 22 年。”Yee 说道。他还提到,自四重奏成立以来,成员经历了几次更替:“某种意义上,我们对拉威尔的演绎已超越了四个个体的存在。这种诠释方式之所以能形成,正是因为过去和现在的所有成员都曾参与塑造我们对这部作品的理解。” 过往的演出经历也影响着阿塔卡四重奏对拉威尔的诠释方式。Schroeder 解释道:“我认为拉威尔这部作品几乎囊括了弦乐四重奏所能涉及的所有风格。而我们对于音乐表达方式的理解,很大程度上来源于多年前演奏海顿全部 68 首弦乐四重奏的经历。这次经历让我们学会了如何处理音乐的各种手势表达,这些经验也被我们用于诠释拉威尔的作品。” 当代音乐的影响同样不可忽视,尤其是美国作曲家卡洛琳・肖的四重奏作品(阿塔卡四重奏对这些作品的录音曾两度获得格莱美奖)。“拉威尔的四重奏作品里有一种极为特殊的和弦色彩——四个声部的纯粹和声。”Schroeder 说,“因此,我们在演奏卡洛琳・肖的作品时,练习了许多非颤音(non-vibrato)演奏技巧,并尽可能制造出更多泛音层次。这很大程度上帮助了我们诠释拉威尔,因为这部作品的和声实在太独特了。” 除了第二乐章炫技般的拨弦片段,以及快节奏、激情四溢的终乐章,第三乐章还蕴含着大量温柔而富有灵魂的音乐表达。令人惊叹的是,尽管阿塔卡的四位成员对这一乐章的解读各不相同,他们却能将这些多样的想法融合成一场层次丰富、结构完整的演绎。 从 Schroeder 和中提琴手 Nathan Schram 的不同观点中,可以窥见他们对这一乐章的多重诠释。Schroeder 认为:“这一乐章介于幻想与冥想之间,它的结构由那些冥想般的‘très calme’(极为平静)段落支撑。在此基础上,又生长出美丽的梦幻乐段,并在最后回归最初的冥想。” 而 Schram 则感受到更深层的情感:“对我来说,这一乐章完全是一场漫长的告别——像是在向一位家人或至亲道别。这其中也夹杂着愤怒和无奈——当你还未准备好,却不得不说再见的那种情绪。”Schram 特别提到乐章中段,Yee 的大提琴以深沉饱满的音色打破原有的氛围,营造出截然不同的情感色彩。然而,他也补充道:“这正是音乐,尤其是器乐音乐的美妙之处——它可以对不同的人来说意味着不同的东西,而我们依然能够在同一首作品中找到共鸣,并将它演绎得如此动人。”

阿塔卡四重奏 的更多专辑

instagramSharePathic_arrow_out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