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ckson Wang
MAGICMAN 2
专辑 · 流行乐 · 2025
“这是我第一张真正意义上为自己而作的专辑。”谈及这张准备了一年多的《MAGICMAN 2》,王嘉尔(Jackson Wang)如此告诉 Apple Music 的主持人 Zane Lowe。区别于粗犷外放的前作《MAGIC MAN》,这张续集整体散发出一种安静、内敛而梦幻的质地,收录不少慢板抒情的作品,但专辑元素丰富,融合了氛围电子、R&B、爵士、抒情流行等风格,甚至也能找到 Indie Pop 的痕迹。王嘉尔还邀来印度知名歌手 Diljit Dosanjh 合作《BUCK》,融合 Hip-Hop、舞曲节奏与旁遮普音乐元素,开启一场跨文化派对。 时隔三年推出这张专辑,这期间的王嘉尔在音乐事业上稳步上升:数度登上 Coachella 舞台、开展世界巡演,还在 2025 年初迎来了自己所在偶像团体 GOT7 的重启。然而,在看似一帆风顺的事业背面,他亦经历了一场严重的心理危机,深陷抑郁、压力与孤独的泥潭。于是,他决定休息一下,从满满当当的日程安排中跳脱出来,“我花了将近一年时间让自己喘口气,去思考一切事情的意义,思考作为一个人的价值是什么。”他坦言。在这段难得的停歇里,他找到了需要直面的关键问题:“我到底是人们认识的那个王嘉尔,还是我以为的自己?”而他发现自己甚至无法回答这个问题。于是,他开始向内探寻。“我开始写作——不仅仅是音乐,还有日记。”他讲述休息的日子自己在干什么,除了和家人朋友共度时光、旅行,他还用写作记录下了自己的感受。 “这张专辑就是我对一切的感受——现实、社会和行业。”王嘉尔说道,“‘MAGICMAN’代表了我的内心世界,这张专辑的视觉呈现也是,无论那是什么,它勾勒出了我的内在情绪与身份归属。”可以说,《MAGICMAN 2》便是基于王嘉尔的私人日记创作而成,既袒露他的内心纠葛、脆弱与混乱,也记录他挣扎、改变与进化的过程。对他而言,这张专辑的目的并非制造排行榜金曲,而是追求情感上的真实。“之前更多是我被递上歌曲、被赋予某种特定身份,而现在,我需要一张真正代表自己的专辑。我不再去想这首歌是否悦耳、是不是人们喜欢的‘糖果型’作品。我想要属于‘我’的声音。” “人们看到的是王嘉尔,那个舞台上的我。但我真正的感受呢?恐怕没有人知道,甚至连我自己也不知道。”回忆起自己 19 岁出道以来的星光十年,他有些迷茫:“十年里,唯一让我感到明亮和轻盈的,就是站在舞台上、面对我的观众。而真正折磨我内心的,是台下的事,我不习惯,也不懂怎么面对——那套运作体系、赤裸裸的现实,以及人性本身。”他在《High Alone》表达对这一切的困惑,“人们只会用你的过去评判你/但没人知道你在想什么”(People only judge you from your past/But no one knows what's in your mind);而在《Not For Me》里,他则以“提线木偶”(A puppet on strings)自比,指向不被理解、面对巨大精神压力的现实。 进行到《GBAD》,专辑氛围终于稍显明朗,在平静如念白的说唱里,他决定树立界限,哪怕要去“做个混蛋”,就像在《One Time》里,他决定相信信任与爱,哪怕“就这一次”。他在《Dear》里放进来自家人的录音,妈妈温柔地用沪语说“听到侬的声音,妈妈老开心老开心老开心”,也为父母写下以他们之名命名的《Sophie Ricky》(他妈妈叫“Sophie”,爸爸叫“Ricky”)。在黑暗里,他没有放弃在爱、信任与亲情中寻找力量,最终来到《Made Me a Man》,王嘉尔在这里告别过去、完成又一次成人礼。“这是整张专辑的总结,也是专辑意义所在。”他笃定说道。 专辑被划分为四部分:“Manic Highs”(躁狂)、“Losing Control”(失控)、“Realizations”(觉醒)与“Acceptance”(接受)。“这就是在讲人生的过程。”王嘉尔解释道,“人生里有太多情绪了,比如第一章是那种情绪高涨、近乎躁动的状态,然后慢慢失控,再到意识到问题,最后走向接纳。这套流程适用于人生中的方方面面。每首歌都有属于它的章节和故事,传达着我的某种感受,比如我对爱的理解,我的遭遇,我的故事,我的体验。而最终,一切都会归于最后一章——接纳,接受一切发生的事。” 与专辑里真诚浓烈的私密情绪相对,《MAGICMAN 2》的声音色彩也极为丰富,人声与多重效果交织层叠,配器多而不乱,营造出或神秘或压抑的情绪。“这是我第一次真的希望邀请听众走进我的世界里,请他们感受我作为一个普通人、而非产品或艺人的生活经历。为了用声音呈现如此私密的创作,我必须深入挖掘每个闪回瞬间的细节,重现当时的体验,让环境氛围的感觉主导乐器的选择。”王嘉尔向 Apple Music 解释这张作品的声音设计,“每件乐器各占一隅、独当一面,既不会被其他乐器掩盖,也无需刻意争抢注意力。甚至静默本身也因声场内部的声音定位与流动而呈现出多重意义。归根结底,一切皆源于真实感受与本真表达。” 制作团队巧妙地通过声音设计来支撑作品的叙事理念,艺术创意融化在精湛的音频工程中,而 Apple Music 的空间音频版本则进一步保留了原汁原味的声音细节,让听众能够身临其境翻阅王嘉尔的音乐日记。“从技术角度,我们通过空间音频技术在声学层面实现了对窒息感与压迫感的模拟。”王嘉尔说。至于空间音频技术具体如何提升了音乐表现力,他特别提到《Not For Me》这首歌:“歌词本身已极具感染力,而声音设计则进一步将你带入那个确切的时空瞬间。起始处旋律下方简约的吉他线条,通过简洁的乐句与琴弦微弱的回声混响,让人感知到周遭的虚空感,从而呈现‘漂浮在太空中’的孤独意象与无根可依的迷茫倦怠。副歌到来,声场随着新增音乐元素的融入轻柔炸裂。声音从四面八方涌来,填满了先前的留白,你能感受到梦境正在逐渐具象化,又在声响再次消退时如泡影消散。这种体验恰似独处于世界之中,而万物皆以慢速在周身流转。而这也正是我书写那篇日记时的真实感受。”
instagramSharePathic_arrow_ou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