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珂宜, 何子毓, 新加坡交响乐团 & 汉斯 · 格拉夫
Mozart: Violin Concertos
专辑 · 古典 · 2025
2020 年 9 月,蔡珂宜(Chloe Chua)首次与新加坡交响乐团合作登台,场面却与想象相去甚远。彼时正值新冠疫情,这位年仅 13 岁的新加坡小提琴新星,只得面对空荡荡的音乐厅,演奏莫扎特的《第二小提琴协奏曲》。“我觉得很尴尬,”她告诉 Apple Music 古典乐,“感觉自己就是在为一台巨大的摄像机表演。”
然而,这次略显生硬的初相识,却带来她与新加坡交响乐团及其指挥汉斯 · 格拉夫长期合作的契机,这段机缘也结出累累硕果。短短几年后,他们便展开了一项宏大的录音计划——在两年内完成莫扎特全部小提琴与管弦乐作品的录制。“那两年里,莫扎特的小提琴协奏曲成了我演奏的重心,”蔡珂宜说,“我完全沉浸在他的音乐里。”
1773 年,年仅 17 岁的莫扎特写下第一首小提琴协奏曲,这也是他五部小提琴协奏曲的开端。而蔡珂宜录制这些作品时也不过 15 岁。她的演绎展现出罕见的理解力与抒情气质,深切传达出作品甜美而细腻的旋律感。她坦言,这样的音乐理解力得益于格拉夫这位莫扎特专家的指导。“有时候格拉夫老师会亲自哼唱旋律,向我示范如何处理一个细节。他就是用这样的方式,提示我第五协奏曲终乐章中‘土耳其进行曲’段落的动态变化。”
在这个色彩鲜艳的终曲中,莫扎特以一段典雅的维也纳小步舞曲开篇,旋即打断,加入充满异域风情的“土耳其”节奏,惊喜又俏皮。蔡珂宜喜欢这种处理。不过,她也尤为钟爱这首协奏曲的第一乐章。“通常,独奏者登场都是快板、华丽、技巧性强的乐段。”她解释道,“但在第五首里,莫扎特却让小提琴以一段出人意料的慢板旋律进入,优雅又动人。”
五首小提琴协奏曲中,蔡珂宜认为最具挑战的是第四首。“它有很多高音,包括一个高音 C——那是莫扎特为小提琴写过的最高音。要以莫扎特应有的风格和品味把它演奏好,对演奏者来说是很不容易的。”
专辑还收录了莫扎特晚期创作的《交响协奏曲》(1779 年),由小提琴与中提琴共同演奏。此作中,莫扎特将独奏家设置为紧密的合作者,仿佛两位歌者在对唱。与蔡珂宜合作的是中国音乐家何子毓。“很多人都知道他是优秀的小提琴手,”她说,“但他拉中提琴也特别棒,和我的风格非常合拍。我们配合默契,这种’同频’的感觉对这种偏室内乐气质的作品来说特别重要。”
专辑最动人的篇章之一,是她演奏的《柔板》(Adagio, K.261)。这是蔡珂宜最早接触的莫扎特协奏作品,旋律中带着一丝《费加罗的婚礼》中伯爵夫人咏叹调的淡淡哀愁。莫扎特在 1776 年创作此曲,当时年仅 20 岁,距离写出那部歌剧还有大约十年。“他写这首作品时还很年轻,”蔡珂宜说,“我真切感受到那种略带孩子气的纯真感。它的风格对我来说很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