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听 何占豪、观看音乐视频、阅读小传、查看巡演日期等 !

古典

China

何占豪

何占豪 的热门歌曲

何占豪 的更多专辑

何占豪 的热门音乐视频

关于 何占豪

收听 何占豪、观看音乐视频、阅读小传、查看巡演日期等 !
家乡
Shaoxing, China
出生
1933
风格
古典
如果没有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何占豪的音乐道路也许会朝着完全不同的方向发展。他 1933 年出生于浙江诸暨一个农民家庭,从小受到家庭的影响爱好浙江地方戏曲,尤其是祖母喜爱的越剧。1950 年,何占豪考入浙江省文工团,又在两年后进入浙江省越剧团乐队,先后承担过唱歌、跳舞、演戏以及扬琴和月琴演奏等多种工作。在越剧团乐队工作期间,何占豪开始学习小提琴。1957 年,他在浙江省戏曲会演上获得了“乐师奖”,同一年考入上海音乐学院管弦系进修班学习小提琴专业。 20 世纪 50 年代,上海音乐学院的教师和学生每年都要前往农村为群众演出。然而,学校里学习的西方音乐不够“接地气”,农民观众难以理解。一次演出期间,何占豪向观众提问,“沪剧”“越剧”等回答启发了何占豪。于是,他与丁芷诺、俞丽拿等同学成立了“小提琴民族化实验小组”,希望将西方器乐与中国音乐结合起来,创作出受到群众喜爱、富有民族风格的小提琴作品。在使用小提琴演奏《二泉映月》小试牛刀过后,何占豪创作了弦乐四重奏版《梁山伯与祝英台》(又被称为“小梁祝”)。之后为了献礼新中国成立十周年,上海音乐学院安排了作曲系学生陈钢与何占豪合作,在“小梁祝”的基础上创作了名垂青史的典范之作——小提琴协奏曲《梁祝》。首演之后,何占豪还将《梁祝》协奏曲陆续改编为高胡等民族乐器的协奏曲版本,进一步扩展了作品的演绎空间。 何占豪后来转入作曲系,师从学院院长丁善德,并在毕业后留校任教。除《梁祝》之外,何占豪作品目录同样非常可观,代表作有弦乐四重奏《烈士日记》、交响诗 《龙华塔》,以及二胡协奏曲、古筝协奏曲和管弦乐作品。他的音乐经常带有鲜明的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不仅从历史典故或文学作品中取材,还从民族和民间音乐中寻找灵感,例如管弦乐《胡腾舞曲》便是一首吸纳了波斯音调和东方旋律的仿古乐曲,展现出了已经失传的“胡腾舞”在想象中的音乐样貌;另一首《伊犁河畔》则是依托新疆民歌素材创作的单主题变奏曲,快板段落描绘热烈歌舞场面,慢板段落则展现青年幽会场景。

类似于:何占豪

发现更多与 何占豪 类似的音乐和艺术家,如 曹鹏、王永吉、上海芭蕾舞团管弦乐团
instagramSharePathic_arrow_ou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