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
UK
Sir William Walton
Sir William Walton 的热门歌曲
Sir William Walton 的更多专辑
关于 Sir William Walton
家乡
Oldham, England, UK
出生
1902
风格
古典
在 Sir William Walton 的英国浪漫主义风格中,似乎也有一种激进的倾向:他一方面致力于探索世界范围内的音乐影响,另一方面将爵士乐时代的节奏融入到了创作之中。
1902 年,Walton 出生于当时尚属 Lancashire 的奥尔德姆磨坊镇,父亲是一位唱诗班指挥和音乐教师。1912 年,他赢得了牛津基督大教堂的合唱团奖学金,后来又以 16 岁的年纪进入了基督堂学院学习。在那里,Walton 结识了 Sitwell 家族的几位年轻作家,他们被他年少有为的天赋所打动,于是带领他前往伦敦与他们共同生活。同样得益于这样的机缘,Walton 在 20 岁首次造访了意大利。这位年轻作曲家创作于 1922 年至 1926 年间的《Façade》,便是基于 Edith Sitwell 的诗歌而作。这部作品由朗诵和室内乐形式的伴奏构成,化用了许多不同的舞曲形式,也模仿了多种不同的音乐风格,而且带有些许伤感的抒情性。这种吸收了 Elgar 和西贝柳斯影响的抒情性,在 Walton 为中提琴(1929)和小提琴(1939)创作的协奏曲中,同样占据了主导地位。与此同时,在他的合唱作品《Belshazzar’s Feast》(1931)、《第 1 号交响曲》(1935)和加冕进行曲《Crown Imperial》(1937)中,则是强劲的节奏势头推动音乐发展。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Walton 投身于爱国主义电影的配乐工作,代表作包括以莎士比亚作品为题材的《亨利五世》(1944),由 Laurence Olivier 主演。1948 年,Walton 迁居意大利的伊斯基亚岛。他的长篇歌剧《Troilus and Cressida》(1954)以及《大提琴协奏曲》(1956),都充满了意大利式的抒情与温暖的感觉。在他 1983 年去世前的几年里,尽管作曲速度有所放缓,但他还是创作了管弦乐《Capriccio burlesco》(1968)和《Façade 2》(1977)等杰出的晚期作品。
类似于:Sir William Walton
发现更多与 Sir William Walton 类似的音乐和艺术家,如 Turin Symphony Orchestra、Francesco Lavagnino、Brian Shy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