聆聽 dongyi 的「一種分析辣椒素的方法」
dongyi
一種分析辣椒素的方法
專輯 · 爵士樂 · 2023
韓國飲食講究無辣不歡,釜山出身、現居台灣的低音提琴演奏家 dongyi (李東熙) 對此也體會頗深,「如果能自己做辣椒醬和泡菜,你幾乎可以自己做任何韓國菜」。小時候,不愛吃辣的母親影響了 dongyi 對辣味的接受程度,後來,遊歷東亞各地的他又接觸到不同的辣味烹調標準,逐漸明白了「有自己的標準和平衡比辣更重要」。而如果美食烹飪可以類比音樂創作,我們便能感受到 dongyi 是如何為他的首張專輯《一種分析辣椒素的方法》調配出不同程度的「辣度」。他縱覽各地文化歷史,搜羅各式樂器、聲效,織成一張迷離肅穆、舒張有度的樂網,以不疾不徐的低音提琴為軸,順著 CARMEN MAKI & OZ 吉他手春日博文、澳洲自然音樂藝術家 colin offord 等人的演奏緩步推進,而詩詞朗誦、蟲鳥鳴叫、刷碟聲、聖德大王神鐘的珍貴錄音片段是其中的文化血肉。 2020 年旅居京都期間,dongyi 結識了眾多在日韓人,聆聽他們與父母如何尋根,與殖民歷史划下的傷痕共處,最終促成了《一種分析辣椒素的方法》的誕生。專輯封面由 dongyi 拍攝、搭檔 komuyi 翻繪,攝於收攬韓國文化遺產的京都高麗美術館,朝鮮八道各地的泡菜、醬油鍋齊聚此處。以此為觸媒,dongyi 回望自己身上的文化蹤跡,將西方音樂系統下的爵士樂,與韓樂、唐樂等東亞古樂混合,自首曲〈翫月〉,以低音提琴與韓國鼓樂牙箏的弓,輕輕彈撥日本殖民時期音樂家洪蘭坡所著童謠旋律,伴以世界上最古老且沒有損壞的韓製大鐘「聖德大王神鐘」的聲響,揭開專輯充滿禪意、自成體系的音樂面貌。 〈에루화〉是興致高漲時使用的韓國古語,當代韓國社會早已少見,卻在日本留下蹤跡。dongyi 的提琴演奏改用弓法與春日博文的電吉他聲同步,與水琴清透的聲響緊密交織,DJ誠意重如同雜訊般的刷碟聲、colin offord 編織的自然音增添歌曲質地,而隨歌曲演進逐步增大的聲響,或許暗指了西方文化入侵的腳步。斬獲金音獎「最佳爵士歌曲」的〈濃淡〉則透過次中音薩克斯風拉回爵士樂感,細膩且逐層的推進,用西方樂理釋放出獨屬東方的思想魅力。 〈尾觸〉加入 Yuki Furukawa 細軟的詩句念誦,大意為「上古時代,人類曾用尾巴來握手、觸摸彼此,現在是不可思議的、看不到的,也或者這一切在我們的內心中仍存有這個功能」。搭配合成器聲響直鑽人心,呈上啟下引入 B 面首曲〈海峽浪漫主義〉,全曲反覆念誦朝鮮末期崇尚日本先進文明的開化派詩人,乘船航向日本時念誦的作品,是不容於當代韓國主流聲音的絕望浪漫主義。 到了〈過歲問安〉與〈東山耳夢〉,專輯則由自由爵士走入更加實驗的領域,薩克斯風恣意的潛行穿梭在各式樂聲中,宛若 dongyi 10 年的漂流旅途,抑或韓民族在殖民、乃至殖民後長達數十年迷惘的根系認同。末曲〈豬飼野〉是日本大量朝鮮人居住的區域,dongyi 用充滿空間的動物聲響,堆疊出瀰漫霧氣禪意的叢林,方才的狂風紊亂已止歇,或內化成自成邏輯的生態系。隨著 dongyi 探尋自我的聲音,我們必須忍受觸碰傷疤的刺癢感,才能撈起在朝鮮族精魄中的那一絲辣椒素,那是僅存的線索,即便勾勒不出確切樣貌,但暫且能闢出一方空閑的禪興。
instagramSharePathic_arrow_out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