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i Xuan Huang
牛騷
專輯 · 新靈魂樂 · 2024
在台灣現代母語音樂的版圖上,黃子軒早已不是陌生的名字。作為民謠搖滾樂團「黃子軒與山平快」的核心,他曾以《回家的路》和《異鄉人》高歌出關於家鄉、漂泊和認同的敘事。兩度摘下金曲獎「最佳客語專輯獎」後,一度歷經迷惘的他另啟屬於自己的「支線」,將多年來對身分的思考,提煉成更內省的聲音。在新竹空軍眷村長大的他,除了父親的台語和母親的客家話,環境中外省的南腔北調和原住民玩伴,又讓他總是開玩笑自稱是「混血」。在多元文化交融下成長,思考著如何突破傳統客家音樂壁壘的黃子軒,將客語的「牛騷」(ngiù-sô) 與發音近似的 New Soul 聯想在一起,帶來了這張集 R&B 和電子樂,對土根性的「老味緒」展開翻新的首張個人專輯《牛騷》,邀請聽者細品由家鄉百年老市場環境音、歷史古道、個人記憶交織而成的溫暖聲音「氣味」。
開場曲〈Raknus Selu〉的命名來自於早年一條運送樟腦的綠徑,也乘載著過往族群衝突的歷史。「Raknus」是賽夏與泰雅族的「樟」,而「Selu」則是客語的「小徑」。擔任製作人的山平快吉他手 Chill Qin (邱群) 將其擅長的電子聲響與陳明章製作的月琴交織,並邀請泰雅與客家孩童組成的 EAHA 合唱團獻唱古謠,為這條充滿迷霧的小徑照進神聖、共生且充滿希望的光輝。「山歌國寶」賴仁政以傳統海陸腔為主打曲〈牛騷〉譜寫歌詞,讓黃子軒自在遊走於山歌音階與 R&B 轉音之間,Chill Qin 則為古老的靈魂植入彈跳力十足的律動。
自稱「客家諧星」的黃子軒,繼續在洋溢森巴氣息的〈泅浪〉中大玩諧音哏,將客語的「遊」(泅) 與英文的「Chill」並置,描繪出他封城期間對恆春海邊的想念。黃子軒與新生代客語音樂人黃宇寒對唱的〈客家千金〉,由 VH (Vast & Hazy) 的林易祺注入 City-Pop 節拍,將傳統的客家採茶情歌,轉譯成新世代的都會戀曲。黃子軒與 The Crane 共同雕琢的〈飲茶一事〉,靈感來自港式飲茶手推車被冰冷 QR code 取代的失落感,歌名中的「一事」更暗藏著「已死」的意涵,The Crane 為這份惆悵鋪上 Lo-Fi 電子基底,為一個時代的逝去獻上隱隱作痛的感嘆。由山平快團員鍵盤手吳家陸彈奏的鋼琴曲〈客家來時路〉,是黃子軒不忘本的堅持,在溫潤的木質音色和輕柔的「寫在族譜/刻在塚埔」交織下,不斷提醒別忘了自己的來時路。
從樂團的齊聲吶喊到個人的靈魂絮語,帶著「牛騷」氣味而來的黃子軒獲得了第 36 屆金曲獎「最佳客語歌手獎」和「最佳客語專輯獎」,也為渴望在傳統與現代間尋找出路的創作者證明了母語音樂的無限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