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國家藝術中心交響樂團, 亞歷山大・謝利, 詹姆斯・艾尼斯 & YAO
Truth in Our Time
專輯 · 古典音樂 · 2024
如果說一張專輯屢試不爽的成功配方,是要收錄一個主題之下多變的作品,那這張《Truth in Our Time》可能會帶給你不小的震撼。專輯的四部作品對比鮮明,都針對專輯的主題「我們時代的真相」呈現出驚人甚至刺耳的觀點。專輯的主角是康果爾德風姿綽約的《小提琴協奏曲》(由富有魅力的詹姆斯 · 艾尼斯擔任獨奏) 以及蕭斯塔科維契尖酸幽默的《第九號交響曲》,雖然兩部作品都寫於 1945 年,但看起來也不甚相配。
但是,就像任何一個有在看新聞的人都知道,「真相」在我們這個紛擾困惑的時代,已經變得很具爭議性。而且,指揮 Alexander Shelley 告訴 Apple Music 古典樂,位於渥太華的 Canada's National Arts Centre Orchestra,本來就擅長處理棘手的主題和曲目編排。他指出,這個樂團實質上就是獨一無二的「加拿大國家交響樂團,直接由聯邦政府資助」,因此 Shelley 認為這個樂團有責任要去做其他商業組織無法輕易做到的事情,也就是承擔風險,去嘗試新的作曲家和新的音樂。
所以,這張現場錄製專輯中的「重頭戲」是特別委託製作的新作品——葛拉斯的《第 13 號交響曲》,而專輯開頭的是加拿大作曲家 Nicole Lizée 的另一部新作品《Zeiss After Dark》,緊接著是魁北克著名的藝術家 Yao 朗誦他自己的詩《Strange Absurdity》。
在這些之後是蕭斯塔科維契的《第九號交響曲》,輕柔帶有個性,是作曲家對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史達林必勝主義的回應。Shelley 把頭尾的樂章描述為「尖銳而激烈」,而中心的慢速樂章則是蕭斯塔科維契和其他同胞在可怕的衝突之後宣洩悲傷的出口。Shelley 說:「但是,如果你真的按照他標記的節拍,就會發現速度非常快。是的,音樂很悲傷、很憂鬱,但你不被允許花時間真正去感受悲傷。」
那其他的作品呢?Shelley 將 Lizée 的作品描述為「一道開胃小菜」,它的靈感來自 1975 年的電影《亂世兒女》(Barry Lyndon) 裡一個特定的場景:因為「僅用蠟燭打光」,加上用特定鏡頭拍攝,導致視角和濾鏡都有問題。康果爾德的《小提琴協奏曲》是在二戰後所寫,給人一種「氧氣突然衝進來的感覺」,特別是因為康果爾德曾經發誓,在納粹政權垮台之前,他不會再創作音樂廳作品。
葛拉斯的作品雖然是專門為這項計畫所寫,但是 Shelley 並沒有直接解釋其中的「意涵」。雖然他已經把「這個計畫的意圖還有脈絡」告訴這位美國的極簡主義大師,但他之後又認為還是要讓作曲家決定如何回應;而剩下的一切,就要看聽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