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凡淇
羽毛劍
專輯 · 華語流行樂 · 2025
從在選秀節目上以〈不透氣的房間〉唱出窒息的親子關係,到從臥室孵化的全製作首張專輯《好好享受人類的莫名其妙》,暱稱「番茄」的秦凡淇Fanqi 將民謠、電子、流行等多曲風玩於股掌間,並將奇幻想像咀嚼成極具特色的咬字,最終結成誘人可口的果實。2025 年,她在既有語境上更拓展至新世紀音樂和 Art Pop,將目光投向傳統文化根源與自然母性,譜寫出女性從執劍到放下的神話《羽毛劍》。
秦凡淇從同名曲中的笛聲與撥弦出發,揚起浩瀚草原上的滾滾沙塵後,低聲說出「你如今看見她了/她懷中抱著嬰兒/也握著一把劍」(Now you can see her/She holds a baby/And holds a sword),踏著壯闊 Dubstep 開啟祭儀。在清雅的五聲音階和錯落的傳統聲響澆灌下,〈茉莉〉隨著帶有古風與玩心的鼓點與唸唱展現迷人香氣。〈跳不完的舞〉在 Techno 節奏與如日初升的合成器中奔湧,將無窮生命力化為持續推進的能量,回應全作對重生與自由的追尋。
你如何將「羽毛」與「劍」的意象,發展為專輯的核心概念?
「這張專輯的概念起源於我寫的一首詩:『把眼淚藏起,就能找到一把寶劍,拿起寶劍,我就不能成為一位柔軟的『母親』,放下寶劍,我將永遠害怕,唯有愛啊,使人內心強壯?』
女人為了保護所愛之人、保護自己,必須拿起寶劍,可同時這些鋒利的武器又會傷害親近的人,所以當我在幻化她們應該拿著什麼樣的武器時,我想到了羽毛劍,柔軟美麗又鋒利。一半是防衛的狀態或進攻的狀態,一半是非常脆弱的狀態,成了現在大部分女性的生命形態,也是矛盾之處。」
這張專輯創作靈感的來源有哪些?
「在各地區不同時代的女性作家們身上,能清晰地看到關於女人歷史的脈絡和通感的連結,更看到了屬於當代女性敘事的無限可能。她們的思想生機盎然。對我來說,創作的行為正如同任何生命孕育的過程一般神聖而充滿期待。
如《新夏娃》的靈感就來源於英國作家安潔拉·卡特 (Angela Carter) 的著作《新夏娃的激情》,而《跳不完的舞》的靈感源自德國舞蹈家碧娜·鮑許 (Pina Bausch) 的紀錄片《Pina》中的《穆勒咖啡館》,《灰燼鳶尾》的創作則回歸自身,描寫對母女關係的深刻反思。」
接著,秦凡淇特別介紹了幾首收錄曲。
〈茉莉〉
「我打開一首陳年 demo,彈出一組長長的弦樂,卻驚奇的發現那一整週腦海裡不斷浮現出那句經典的『好一朵美麗的茉莉花』,可以完美的鑲嵌進去,在無數次創作的奇妙巧合裡更學到:不問結果,只要完全感受在當下『所有的碎片合二為一,全部歸你所有』,也因為這種偶然,將『讓我來將你摘下』花朵的想法轉變為『讓我將你種下』,期盼『茉莉』在下一個季節的輪迴中再次綻放。」
〈羽毛劍〉
「同名曲〈羽毛劍〉則以超現實主義的魔幻色彩,塑造了一個無法被定義、且彷彿擁有神秘力量的『她』。『她』或許是一位充滿力量的守護神,但同時也必定經歷過苦難,身上布滿傷痕。歌曲採樣自然環境音、手鼓與古典吉他,營造出鮮活奇趣、生機盎然的畫面 —— 山林中的鳥被驚動,踏上修行之路的她,毅然向那遠山前行。歌詞則採用小說式的寫作手法,在不同人稱之間自由切換,『獨一無二的你』亦是那個『她』。」
〈可愛〉
「我在家附近看見油菜花開滿院,經過花田身邊,感受著它們就這樣堅守著自己的命運,等待風,雨,高溫,四季,破壞它們的人類,愛護它們的人類經過這裡。這是專輯的最後一首歌,其中一句歌詞是:『一不經意手中的劍 就跌落』。我在第一首歌〈羽毛劍〉拿起了劍,在最後一首歌則放下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