聆聽 蔡珂宜, 何子毓, 新加坡交響樂團 & 漢斯 · 葛拉夫 的「Mozart: Violin Concertos」
蔡珂宜, 何子毓, 新加坡交響樂團 & 漢斯 · 葛拉夫
Mozart: Violin Concertos
專輯 · 古典音樂 · 2025
蔡珂宜與新加坡交響樂團於 2020 年 9 月首度合作,但過程並非一帆風順。受疫情影響,當時年僅 13 歲的她在空無一人的音樂廳中,獨自演奏莫札特《第二號小提琴協奏曲》。「當時我覺得滿尷尬的,」她告訴 Apple Music 古典樂:「因為只是對著一台很大的攝影機演奏。」 儘管初次登場的情況略顯孤單,但蔡珂宜與新加坡交響樂團及其指揮 Hans Graf 的合作關係卻逐漸萌芽。短短幾年後,他們攜手展開一項重要計畫:於兩年內錄製莫札特所有的小提琴獨奏與管弦樂作品。「那段期間我幾乎全心投入莫札特的音樂,」蔡珂宜說,「小提琴協奏曲成了我主要的練習曲目。」 莫札特於 1773 年寫下他的第一首小提琴協奏曲,當時他年僅 17 歲。而蔡珂宜開始錄製這些協奏曲時才 15 歲,不過她已能細膩詮釋出其甜美、表情豐富的旋律。她坦言,能深入理解這些作品,指揮 Hans Graf 的引導功不可沒,「有時候指揮會親自哼唱旋律,幫助我理解其中的細節。例如在第五號協奏曲終樂章的『土耳其進行曲』段落,他就是用唱的來示範力道的掌握方式。」 這段極有特色的終樂章,莫札特用狂野的「土耳其進行曲」打斷了維也納風格小步舞曲的優雅旋律,正是蔡珂宜最喜歡這首協奏曲的原因之一。另一個原因則是它開場的方式:「通常小提琴獨奏的第一段落都會是快速的炫技,」她解釋,「但在第五號協奏曲裡,反而是從一段緩慢且優美的旋律開始。」 第五號協奏曲無疑是最具戲劇性的一首,但蔡珂宜表示,最具挑戰性則是第四號協奏曲。「它有很多高音,甚至包括莫札特為小提琴寫下的最高音——高音 C。那個音非常難拉,且對小提琴家來說,演奏同時還要掌握莫札特的優雅風格,絕對是一個挑戰。」 這張專輯還收錄了莫札特於 1779 年創作的《交響協奏曲》,由小提琴和中提琴共同演奏。樂曲中經常有平行旋律,就像是兩位歌者在互相對話。蔡珂宜這次邀來中國音樂家何子毓合作,「很多人都知道他是很棒的小提琴家,」蔡珂宜說,「但他的中提琴也拉得非常好,音色與我非常契合。我覺得在這樣的室內樂作品中,演奏者有著相同的頻率是很重要的。」 蔡珂宜專輯中最令人著迷的片段之一,則是她詮釋的《E 大調慢板,K. 261》。這是她最早接觸的莫札特協奏作品,作品帶有與《費加洛的婚禮》中伯爵夫人詠嘆調相似的憂鬱氛圍,但莫札特於 1776 年,也就是他完成這部歌劇約 10 年前就完成了,當時他才 20 歲。「他創作這首曲子時還很年輕,」蔡珂宜說,「曲中孩子氣的特質引起了我的共鳴,所以我也能非常自然的詮釋它。」

蔡珂宜, 何子毓, 新加坡交響樂團 & 漢斯 · 葛拉夫 的 Mozart: Violin Concertos 曲目列表

更多 蔡珂宜 專輯

instagramSharePathic_arrow_out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