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震嶽
跟著感覺走
專輯 · 搖滾 · 2025
歷經《我是海雅谷慕》裡對身分的追尋,並在 EP《遠走高飛》速寫愛情面貌,從未停止創作的張震嶽,終於帶著睽違 12 年的《跟著感覺走》回到人們耳邊。「因為生活有太多東西可以去記錄。不管是感情、人生經驗,甚至一直到家庭,其實都是可以寫的。」曾以直來直往的搖滾和嘻哈之姿來去樂壇的他告訴 Apple Music:「我近幾年的歌曲情緒不像以前那樣比較直接,現在反而會用另外一種方式去處理。我也不希望我自己的歌太灑狗血,這個部分我覺得我處理得還滿好。」
正如專輯名稱,這次創作靈感來自於張震嶽的日常:衝浪、散步,還有隔壁桌陌生人的雜聊。熱愛大自然的他,在用手機簡單錄下旋律後,就與團隊跑去花蓮和宜蘭移地錄音,在能望見山海的地方架起設備,白天工作或爬山,晚上一起煮飯聊天,讓生活與創作合而為一。身為資深製作人的張震嶽,在製作、編曲和曲目設計上也一派輕鬆地給出全然的信任:「基本上都是製作人黃冠豪先處理這些東西,然後我再去挑我要的感覺並加加減減。」或許正因愜意走在同個頻率上,這張被稱為「普通人專輯」的《跟著感覺走》,既能聽見他擅長的搖滾和抒情,也能捕捉到他近期對鋼琴的喜好,還有製作人黃冠豪出手點綴的多樣風格。張震嶽帶著與生俱來的鬆弛感和多年累積的才華,把平時的柔軟、自由與濕潤,化作從音樂中釋放出的芬多精。
開場曲〈浪人的...〉將浪擬人化,從柔焦的 City-Pop 濾鏡中望向等浪的午後。忽遠忽近的浪花聲和溫潤管樂,藏著因期待而受傷的低氣壓。八年前寫下的專輯同名曲,則從爽脆的吉他 riff 邁開,走過大風大浪的張震嶽,清楚在人生選擇前,應該相信當下的感覺,不必活成他人的模樣。放慢步調的〈梅雨季〉原寫給了潘瑋柏,但他在拿來自己唱後,突然有了全新想法:「在家裡錄音時,我決定用鋼琴音色去主導整首歌。後來我在電腦前突然想加一點爵士元素。」他跟隨直覺,在第二版 demo 添入鼓刷聲和偏愛的溫暖 double bass 音色。而製作人在最後找來的小號吹奏,更讓張震嶽讚不絕口:「最後那一段的副歌,小號跟我的 vocal 有種對唱的感覺。我覺得就是神來一筆啦!很特別的一首歌。」
張震嶽更從熟悉的音樂語彙說出貼身經歷。〈好糟糕的派對〉與〈操場酒吧〉帶著他特有的戲謔視角,將愛戀與青春記憶寫成畫面感十足的樂章。獻給已逝母親的〈媽媽的眼睛〉裡,他將充滿力量的讚美詩歌〈耶穌恩友〉和童聲合唱,凝成一束指引他未來方向的光。當終曲〈答案〉響起,也在提醒人們傾聽自己的內心——感覺對了,就勇敢走下去。關於此輯想要引發何種共鳴,他這麼說:「希望大家聽完我的歌,就是舒服、自在,然後沒有壓力。裡面有情歌,也有一些開心的歌,希望大家聽起來覺得開開心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