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宏恩
獵人
專輯 · 創作歌手 · 2000
「cis uni saikin inak hudas tu sintai-insun, pakai kit-ngab saikin ka-uni itu bunun tu huzas, uninang inak hudas tu daidaz, isaicia tu hali-nga hai, maldauk isia naktu is-ang, saulaupaku ni saikin sipungul. hudas, miliskin saikin su」(因著我阿嬤的鼓勵,所以我才開始創作布農族語的歌曲。感謝我阿嬤給我的愛,她的話語一直在我的心中,我到現在還沒有忘記。阿嬤,我想念妳) 王宏恩用族語向 Apple Music 傳達著他對阿嬤的感激與思念。
隨著奧運宣傳歌取樣郭英男所唱的阿美族古調〈老人飲酒歌〉,以及有著泰雅族血統的張雨生將卑南古調吟唱融入張惠妹的出道曲〈姊妹〉,原住民音樂在 1996 年成為熱門話題,主流華語音樂圈也開始聽見古謠之美,但大部分的人對原住民音樂的想像仍是停留在取樣上。此時的王宏恩 (布農族語名 Biung Takbanuaz Sauhluman Taingka Sia Takisvilainan) 正抱著吉他、聽著西洋金曲,用阿嬤不懂的華語寫下詞作。在一次王宏恩與家人過聖誕節時,阿嬤的一句「可不可以寫一首我聽得懂的歌」,就此開啟王宏恩的族語創作之路,也埋下了日後族語創作復興的種子。他將熟悉的西洋民歌結合從小聽到大的布農傳統歌謠,以吉他和簡單的打擊樂為伴奏,用族語寫下了一首首獻給阿嬤、族人和故鄉的歌。
因傳說中與月亮的約定,布農族的祭儀、禮俗皆是依據月亮的盈缺。王宏恩在獻給阿嬤的〈月光〉裡清亮唱著「asa kata tu malinaskal aupa aizag a buan」(因為我們還有月亮),就展現了月亮在布農族人心中的地位。〈思念遙遠故鄉〉和〈在外工作的朋友〉是為跟他一樣離鄉背井工作的原住民青年所寫,感傷的前曲中流淌著對家人的思念,而後曲則是他鄉遇故知後快樂地圍成一圈高唱「ho hai yan」(在這首歌中為打招呼、抒發驚嘆和驚喜的語助詞)。王宏恩更以輕快的〈布古拉夫〉描繪出宛若世外桃源的台東武陵部落。身為以 pasiputput (合音) 著稱的布農族人,他邀請年輕族人一起以不同聲部高歌「tis-unidalah tis-unibunun/i sia nata tu bukzav ha-iap saikin tu makan mihdi/haitu muskun ka ta miliskis-buklavu」(都市生活的辛苦我知道/但是讓我們一起回首/想念我們的故鄉—布古拉夫)。而布農族繁複的合音更在終曲〈必勇〉驕傲登場。布農族名「Biung」原意為木炭、薪火相傳的意思,因此大部分布農族長子會有此名。〈必勇〉副歌不斷重複的「Biung」即是王宏恩在這張族語專輯中最強力的自我介紹,他的名字是 Biung。
當時就讀視覺傳達設計學系大四的王宏恩把收錄這些歌的專輯取名為《獵人》,並當成畢業作品製作。但因當時還欠錄音室費用,於是聽從老師建議,自行製作一千張 CD 獨立販售。沒想到 CD 全數售完之外,讓當時在做原住民音樂採集的風潮唱片聽到,並將這張「原本只想讓阿嬤聽懂」的《獵人》正式發行,王宏恩因此成為首位發行族語創作專輯的原住民歌手。2001 年,王宏恩憑此專輯入圍了第 12 屆金曲獎「最佳方言男演唱人獎」,鼓勵了原住民創作歌手以族語述說自己的故事。隔年,王宏恩以同名專輯《王宏恩》奪下「最佳方言男演唱人獎」,族人全體換上傳統服飾為王宏恩大肆慶祝,而這份不分你我的凝聚力和溫暖,正是王宏恩創作的開端,也是「布農」的原意——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