聆聽 彼得・伊里奇・柴可夫斯基、觀看音樂影片、閱讀小傳、查看巡演日期等!

古典音樂

Russia

彼得・伊里奇・柴可夫斯基

彼得・伊里奇・柴可夫斯基 熱門歌曲

最新發行

更多 彼得・伊里奇・柴可夫斯基 專輯

彼得・伊里奇・柴可夫斯基 的熱門音樂影片

藝人播放清單

關於 彼得・伊里奇・柴可夫斯基

聆聽 彼得・伊里奇・柴可夫斯基、觀看音樂影片、閱讀小傳、查看巡演日期等!
家鄉
Votkinsk, Russia
生日
1840
類別
古典音樂
才華洋溢的音樂詩人彼得・伊里奇・柴可夫斯基寫下了交響樂、協奏曲、歌劇與芭蕾舞劇等經典作品。出生於 1840 年的他,雖然沒有音樂背景,但他不顧家人反對,進入了今天的聖彼得堡音樂學院求學,成為該學院首批主修作曲的畢業生。在國民樂派「俄國五人組」的領頭人物 Balakirev 指導下,柴可夫斯基創作了他的第一部傑作──交響詩《羅密歐與茱麗葉》。他極具創新的《第一號鋼琴協奏曲》,原欲獻給鋼琴家魯賓斯坦,卻反遭其批評,不過 1875 年在美國波士頓的成功首演則為柴可夫斯基奠定了國際聲譽。同樣深具開創性的歌劇《尤金‧奧涅金》(寫於 1878 年,改寫於 1885 年),其中以女主角寫信的場景最為著名。他的三大芭蕾舞劇:《天鵝湖》(1876)、《睡美人》(1889) 和《胡桃鉗》(1892),則將此種藝術形式提升至空前的高度,每部芭蕾舞劇皆以美妙的旋律與創新的配器手法,展現出連貫的交響樂語法。柴可夫斯基也譜寫了如《洛可可主題變奏曲》(1876) 和歌劇《黑桃皇后》(1890) 等作品,歌頌 18 世紀美學之餘也向莫札特與聖彼得堡的莊嚴建築致敬。1893 年,指揮完第六號交響曲《悲愴》首演後數日,享譽樂壇的柴可夫斯基突然病倒並就此辭世。
受 彼得・伊里奇・柴可夫斯基 影響彼得・伊里奇・柴可夫斯基 影響了 Peter Cavallo、Meteor Street、Khaney 等人的音樂風格。

類似於:彼得・伊里奇・柴可夫斯基

搜尋更多與 彼得・伊里奇・柴可夫斯基 類似的音樂和藝人,例如 Nordic Wind Ensemble、Eva Klarbach、安東寧・德弗札克
instagramSharePathic_arrow_ou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