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 伊果・史特拉汶斯基 專輯
伊果・史特拉汶斯基 的熱門音樂影片
關於 伊果・史特拉汶斯基
家鄉
Lomonosov, Saint Petersburg, Russia
生日
1882
類別
古典音樂
史特拉汶斯基 (Igor Stravinsky) 1882 年出生於聖彼得堡近郊,是音樂史上的傑出鬼才;他也因為芭蕾舞劇《彼得魯什卡》(1911) 、《普欽奈拉》(1920)、以及歌劇神劇《伊底帕斯王》(1927) 等主角皆以木偶或配戴面具的角色為主,獲得了「面具大師」的稱號。他反對浪漫主義樂風,堅稱音樂不具任何表現力,不過他的作品中往往蘊含強烈情感甚至時而爆發,例如革命性的《春之祭》(1913) 中釋放的原始激情,或芭蕾舞劇《仙女之吻》(1928) 接近尾聲時的熱切渴望。以芭蕾舞劇《火鳥》(1910) 為首的第一批傑作,充滿了突兀的旋律與俄國民謠音樂的複雜節奏,《春之祭》奇異的創新節奏也反映了俄國民間音樂傳統。1917 年他離開俄國,先後前往巴黎與瑞士,而遷居美國後,俄國民謠與禮儀音樂的影響又在其作品中重現,如合唱與管弦樂作品《詩篇交響曲》(1930)、以及他在一戰後極具諷刺的新古典主義作品,從室內樂曲《管樂八重奏》(1923) 和《降 E 大調協奏曲》(又稱《敦巴頓橡樹園》,1938) 到歌劇傑作《浪子歷程》(1951)。而不僅只在古典音樂,史特拉汶斯基仍持續啟發今日的爵士、搖滾乃至流行音樂創作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