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 Apple Music 上聆聽 YELLOW黃宣:Groove Mafia。
YELLOW黃宣:Groove Mafia
Playlist - 24 Songs
幾乎很難只用一種曲風來框住 YELLOW黃宣,如果一定要分類的話,「Alternative」應該是最好的選擇。從勇奪金曲單曲製作人獎的〈不開燈俱樂部〉,到《浮世擊》、《BEANSTALK》兩張專輯,黃宣將 Soul、R&B 的旋律美,爵士、Funk 的自由即興,搖滾樂的爆發力和電子樂的未來感共冶一爐,呈現出他扎根於黑人音樂、糅合各種現代元素的出色技巧和非凡想像力。這次 Apple Music「另類音樂破格之聲」企劃請來黃宣,闡述他無法定義的風格哲學。 「我愛 groove 我在。這份歌單挑選了許多首激活我體內律動因子的作品,年代橫跨老、中、新,從天靈蓋到腳指尖,聽到這些歌曲總讓我蠢蠢欲動、血脈賁張,是我的日常瑜珈,也是我的心靈解放。」從這段歌單親筆介紹來看,蒙太奇式的跳躍敘事似乎和他這次的選曲主題一樣 「groovy」。但到底什麼是「groove」?「你會搖頭晃腦,會不由自主地從頭頂到腳趾尖好像觸電一樣」,黃宣告訴 Apple Music。但這種感覺不只停留在身體上,更滲入靈魂深處,「生活裡每一個東西都有它自己的 groove。」從施工機具的節奏,到行人走路的呼吸,黃宣形容:「就很像老子的這個『道』——它存在於無形,它又無所不在。」 「這 groove 勁」的起點,可以從黃宣的多元聆聽經驗說起。除了學習小提琴出身的古典樂素養,電影 OST 也是他的音樂啟蒙。「它包含非常豐富的音樂元素,比如說爵士、比如說百老匯的歌舞劇的元素,然後 Funk、Soul、R&B 這種音樂都有。」其中《獅子王》、《聖誕夜驚魂》對他尤有啟發,「Sound design 這些事情,也都是我從電影原聲帶裡面聽到的,不一定只有唱歌。」另外,在教會當牧師的媽媽,也給他很大的啟發。「台灣大部分的教會當然不像美國的那種黑人靈音教會,但其實認識我媽的人都知道,我媽其實就是唱那種 Gospel 的音樂的人。」 Neo-Soul 曾是黃宣高三時最沉迷的旋律。「其實就是一個嘻哈的基底,但是故意拉得很 laid-back。然後在唱歌、在樂器的使用上面,給你一種『很癢很癢』的感覺。你很難言喻那種時間差跟它的每一個呼吸,但同時它不是刻意用機器製造出來的,它是不能被框踩死的,是一個很有機的自然律動。」聊到 Neo-Soul,就不能不提「祖師爺」D’Angelo。「他所使用的這些和弦跟他的旋律,其實跟他的情緒是很有關係的。他不是為了要刻意創造出那種 sounds 而寫那些和弦,這些和弦的進行其實就是他的情緒。」黃宣說:「我認為他是一個很誠實,而且甚至是很天真的一個創作者。」在黃宣的創作中,他想過「如何把 Neo-Soul 這樣子的 laid-back 節奏形態,去轉譯成中文的語言、中文的咬字,它一樣保有中文的詩意。而你在唱的時候,甚至你在唸這個歌詞的時候,也可以感覺到這個 Groove。」他從 D’Angelo、Erykah Badu 甚至陶喆等人的歌唱裡得到啟發,於是交出了作品〈後現代獨白〉,「大家一聽就會知道啊這個是 2000 年左右,那個時候的 Neo-Soul。」 從黃宣把 Prince 的〈3121〉放在歌單第一首來看,說明了這位巨星在他心裡的重要地位。 「對我來說 Prince 就代表太多東西了,包括他的形象、他的演出風格、他怎麼穿衣服,他怎麼講話的。」無論在音樂或演出中融入極端元素,或是 Prince 那虛實交錯、可柔可猛的聲音表現,這一切對黃宣而言都非常有吸引力。「有誰會在專輯封面穿一個內褲,然後打扮成像女生,同樣還可以把走你的女朋友,這個事情就很奇怪吧?可是又很帥,這種人特別吸引我。」用他的話說:「我很喜歡這種『假鬼假怪』的人。」選擇這首相對少見的〈3121〉,黃宣認為其中的龐克成分尤為表現了 Prince 的態度。「他不 over-polish 這個音樂的輪廓,可是他把內在的核心元素——他的態度——很誠實地把他內心所想放到這個音樂裡面,然後轉化成大家可以去消化的語言。」黃宣說:「這點我覺得是做得很驚人的事情,所以這是我喜歡 Prince 的原因。」 《浮世擊》專輯裡一首帶有電吉他粗糙、冷酷感的〈.MERCY Rule〉,直觀地展示了黃宣對 Funk 的理解:「我認為 Funk 音樂是一個最簡單的時尚,然後最粗暴的美學的合而一體。『粗暴』是因為其實你可以把 Funk 放到各種音樂類型裡面,很容易就會有 grooving。」一眼望去,歌單包括了喬治克林頓、Don Blackman 等 P-Funk 代表,融合爵士和 Funk 於一身的 Afrobeat 先驅 Fela Kuti,和近年來以 Funky 風格備受注目的 Anderson .Paak。他們的音樂不僅有鮮明的 groove,另有一種難以言喻的內涵,黃宣說:「他們的音樂、他們的 MV、他們的形象,都可以讓人感覺到非常非常多元的文化,然後都有點超現實的主義,然後都很幽默。同時又有一種酷勁,這一點我覺得非常酷。」 如果說黃宣的音樂是一幅畫,Funk 律動是構成畫面的線條,那麼爵士就是他恣意揮灑的顏料。「爵士對我來說,它單純就只是一種很自由的說話方式。」黃宣說:「原因就是它裡面的『swing feel』——它可以很微醺、也可以很張牙舞爪,但是它都有這個 swing feel 的 groove。」他推薦的 SOIL & "PIMP" SESSIONS、The Atomic Fireballs 等樂團都有鮮明的共同點,「他們都是把爵士裡面 swing feel 的一些比較動感、比較刺激、張力比較大、比較 dynamic 這樣的色彩傳達出來。」這也符合他前面說「音樂貼合個性」的審美理念。「大家對爵士的理解就是會很舒服啊,然後就是喝紅酒,然後配個 cheese。但是對我來說,我覺得爵士也可以很暴力,也可以是個狠角色。」黃宣說:「如果你覺得爵士是只是一個病貓,只是你沒聽看過它們發威而已。」 放眼當代音樂人,黃宣尤為欣賞近年炙手可熱的日本音樂人常田大希和美國爵士鋼琴家 Robert Glasper。「如果你不仔細去聽的話,你不會知道古典管弦樂團編制的東西,對常田大希的影響有多大。然後他還是可以轉譯成非常前衛,而且非常具有指標性的一個音樂王國。」黃宣對這位既是主流搖滾樂團 King Gnu 成員,同時還主導既前衛實驗又融合的藝術團體 millennium parade 的音樂人深感佩服。「他想要創造的一種叫作『Tokyo Chaotic』的東西——就是『東京混沌』——他對於未來的人類社會的一種交合吧。它可以是複雜的,也可以同時是很美麗的,一種並存的東西。不是非黑即白的,可是他卻把這個故事說得很好。」而提到 Robert Glasper 的經典《Black Radio》,黃宣覺得「這張專輯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影響,對於當代 R&B 也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影響,就是告訴大家嘻哈跟爵士可以這樣去玩。」儘管爵士結合嘻哈早已不是新鮮事,但他認為能像 Robert Glasper 融合地如此扎實而自然還是少數。「我覺得又扎實又自然是很難平衡的一件事情。這兩者都是我覺得對於融合音樂來說,做得最精良的兩個人吧。」 而談回到華語樂壇近年湧動的「黑潮」,黃宣肯定「這是一件好事,我也覺得對華語音樂來說有很大很大的進展。其實華語音樂相對來說是非常缺乏 groove 的。」他補充:「大家體內的基因一定是有一些 Groove 的載體,不然不會對這些音樂有感覺。當然,不一樣的文明、不一樣的文化淬煉出不一樣的音樂方向。但是我覺得『律動』這件事情,最重要的就是它會讓我們想要動、讓我們想要跳舞。跳舞我覺得就是一種文明解放,不然為什麼人類自古以來在做任何的祭典、儀式的時候都會想到跳舞。」許多新生代創作歌手如 9m88、孫盛希、LINION、雷擎等人汲取黑人音樂的養分為己所用,身處其中的黃宣也有深刻的體會和理解。「我覺得一直都有人在做,當然現在有更多的人去喜歡,更多的人願意去理解這樣子的音樂,更多人願意去聽這樣的音樂,我覺得是很好的一件事情。」 回應自己曾在 2019 年金曲獎得獎感言上提到:「我們即將迎接一個最美好的音樂時代,我希望所有的人可以一起為我們的音樂,推展出一個新時代的音樂文化場景。」雖然之後兩年多撞上了疫情,但在網路科技的加乘下,不僅音樂技術更為進步,距離限制也不再是隔閡,也將大眾帶到「不一樣的新媒體的藝術媒介」。「其實這些都還是需要一點時間讓大家不斷去消化,然後回到一個很重要的東西——就是包容。」黃宣說:「我們現在要做的就是打開我們包容的耳朵,包容的心去接受各種不一樣的資訊。」就像黃宣將古典、福音、 Neo-Soul、龐克、Funk 到爵士樂裡抽取 groove,並轉譯到中文的語言與詩意。作為另類音樂世界承先啟後的一員,黃宣告訴我們:「這個時代、這個時間自然而然會帶領我們走到,最適合我們的地方。」
instagramSharePathic_arrow_ou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