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 Apple Music 上聆聽 Beyoncé 代表作。
Beyoncé 代表作
Playlist - 67 Songs
從 Destiny's Child 亮麗姣好的青春少女,到橫掃樂壇獎項的超級巨星;從捍衛女權與追求族裔認同的帶領者,到初為人母的偉大母親——碧昂絲在這條音樂之路上,勇敢而誠實地傳達個人的成長感悟與理念。 年僅九歲就展現過人的歌唱天賦,1997 年在父親專職管理下的 Destiny's Child 女子團體,獲哥倫比亞唱片簽約且大獲成功,以充滿力量的 R&B 嗓音響徹 20 世紀末的樂壇。之後 Destiny's Child 經變動成為三人組,但憑藉著融合 R&B 與新世紀舞曲節拍《Survivor》專輯,宣示著樂壇新一代的女性能量,三人更持續活躍至 2006 年最後一場演出。不過團體解散前,碧昂絲早有個人演唱事業的發展。 別於重在和聲的團體編制,2003 年碧昂絲首張個人專輯《危險愛情》(Dangerously in Love) 以多元曲風釋放了她的音樂形態,更一次拿下五項葛萊美大獎。其中,與饒舌歌手 Jay-Z 合作的〈Crazy in Love〉取樣 R&B 四重唱團體 The Chi-Lites 的〈Are You My Woman (Tell Me So)〉,在器樂的刀光劍影中閃耀出經典的動感節奏, 與富於激情的演唱相得益彰,一時風靡全球,二人更在日後結成夫妻。碧昂絲的知名度與地位不斷攀升,藝術理念也日漸成熟,更著重於自身的文化認同,女權、種族等社會議題都進入她的創作與生活。 2016 年,概念專輯《Lemonade》問世,被認爲是最能代表碧昂絲的專輯,這張專輯涵蓋雷鬼、R&B、搖滾、饒舌、Funk、Trap、鄉村以及福音等多種音樂元素,每首作品搭配一部音樂錄影帶,以詩歌脈絡呈現了黑人女性面臨的傳統束縛與當下困境。〈Hold Up〉在愉悅的雷鬼節拍中撕下丈夫背叛婚姻的偽裝,融合電子的〈Sorry〉雖在道歉,實是宣揚女性的自我賦權,Trap 風味的〈Formation〉則自信致敬自己的黑人身分。《Lemonade》觸及婚姻、奴隸制、黑人社區等現實議題,展現出犀利深刻的人文關懷,也成為碧昂絲歌唱生涯中的重要轉捩點。此後,碧昂絲不只作為歌唱巨星,更本於黑人女性、母親的身分成為社會議題的倡導人,巨星的風範與真切的態度,再揉合她自身成長的生命經驗,將音樂藝術昇華成無形的「社會影響力」,在美國甚至全世界都佔有重要的文化地位。本歌單收錄一系列碧昂絲的代表作品,見證她從天命真女合唱團向歌唱巨星、文化先鋒的一路蛻變,每一首歌或許曾是大街小巷中傳唱的時代金曲,或許也曾因刻畫個人生命歷程而拯救過無數脆弱孤單的心靈。
instagramSharePathic_arrow_ou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