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 Apple Music 上聆聽 THE NOVEMBERS代表作。
THE NOVEMBERS代表作
Playlist - 16 Songs
自言受到 80 年代 The Cure 和 The Smiths 等樂團的影響,THE NOVEMBERS 以主唱兼創作主腦小林祐介為中心,建構出柔軟與暴力並進的別緻美學。在他空靈優美的歌聲下,音律間流動著夢幻而細膩的氣質,而編曲中則有層層遞進的效果器音牆,連結著高中便相識的貝斯手高松浩史,以及後來加入的吉他手松本健吾和鼓手吉木諒祐,顯示出器樂濃烈而尖銳的音色。四人於 2005 年奠定了當前的陣容,並在兩年後發表首張同名 EP,以瞪鞋氤氳氛圍和後龐克狂野色彩,在同輩創作者中脫穎而出,逐漸成為日本各大音樂節的常客。 2011 年釋出的《To (melt into)》逢日本 311 大地震,自然災害帶來的不確定性間接感染了他們的作品,使其朝向更為柔和且陰鬱的質地,〈Hibi no hakusei〉(日々の剥製) 寫出了「無法保證明天會到來」(僕らに明日がもたらされる保証はないんだ) 的生死觀,〈Higan de chiru ao〉(彼岸で散る青) 亦吐露對現在、過去和未來的所思所想。隨後,THE NOVEMBERS 在自立廠牌「MERZ」名下發表的《Zeitgeist》成為另一個轉捩點,憑藉獨立精神重新營造聽覺上的懸浮與浪漫,〈Flower of Life〉的翩然即充盈著幻境般的透明感。第六輯《Hallelujah》則被視為他們的集大成之作,〈1000年〉以粗重而爆裂的貝斯聲線貫穿,昭示了狂躁的核心,而〈美しい火〉又隨即化成悠揚的毀滅之妙。2023 年,他們再次以團名作專輯名,《The Novembers》融入更多管弦合成聲響,小林祐介的嗓音也昇華得更圓融而綺麗,後段不乏〈Game〉與〈James Dean〉直進的搖滾失真音色,一路真誠地傳遞全團最想呈現的現狀,讓聽眾感受到他們獨特的兩面性。
instagramSharePathic_arrow_ou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