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 Apple Music 上聆聽 馬賽克樂隊:再聽浪潮。
馬賽克樂隊:再聽浪潮
Playlist - 28 Songs
「新浪潮最吸引我的地方是誕生於龐克當道的年代,是在反叛中的一次新的反叛,當然新浪潮的反叛是相對更柔和的,也是更多旋律和音色交織的。」馬賽克樂隊的鼓手高欣告訴 Apple Music。根植於反叛意識和革新態度的新浪潮音樂,是馬賽克音樂創作和進化的風向球,來自 80 年代的吉光片羽,也成了他們作品中的復古養分。鼓手高欣說:「搖滾樂和合成器的結合,這種配置儘管已經很常見,但還是可以創造出新的、不一樣的東西。新浪潮的誕生區別於其他風格,要的是『讓自己不一樣』的態度!」恰逢「另類音樂破格之聲」這一特別企劃,馬賽克樂隊成員夏穎、卓越、高欣和林玉峰,將與聽眾分享新浪潮對他們的影響,並且從新浪潮、Disco、Synth-Pop 和其他來自上個世紀的遙遠迴響中,親選所愛歌曲,送上富有情懷的歌單。 如果讓你們解釋的話,新浪潮是什麽? 高欣:「新浪潮處於後龐克時代,因龐克本身具有的反叛精神,從而影響新浪潮進行了新的反叛:新浪潮去除了那些比較尖銳的聲音,歌詞上也更加陽光,加上合成器元素的加入與樂器編配上的創新,整體來說更具流行的屬性吧。」 新浪潮與 Disco 都是你們音樂裡比較強的元素,怎麽看兩者間的關係? 夏穎:「新浪潮是更搖滾的帶電搖滾樂,Disco 是更流行的跳舞音樂。」 高欣:「Disco 在 70 年代是非常流行的,新浪潮音樂加入了非常多合成器,也是因為 Disco 帶有很多合成器元素,從而在流行音樂裡面發揚光大,加上陽光與正面態度的歌詞與節奏,其實兩者是非常相像的。」 新浪潮、Synth-Pop 隨時代轉以電子流行樂的方式存在,近年如 Dua Lipa、The Weeknd 等大牌,有不少重返 80 年代的聲音,怎麽看這樣的現象? 夏穎:「回潮,復興。過去流行過的音樂形式是極有可能瞬間再次流行或發生新的轉變。」 卓越:「時代的輪迴,潮流的循環。」 林玉峰:「浪潮就是有起有伏,很多文化現象都是一個個輪迴。」 高欣:「這種現象可以說是合成器的回潮或復興吧;這幾年很多大牌的合成器廠,也出了各種新的合成器型號,或者去復刻了一些經典的老合成器,一些國內外的優秀製作人,會將合成器的新與老的音色透過新的手法加入到音樂中,這些聲音會讓人產生一種熟悉的感覺,但配合現在的一些製作方式,又會變得很特別,這可能就是合成器的獨特魅力,它賦予了聲音一種新的體驗,讓人癡迷。」 創立馬賽克或你們成長時,新浪潮、Disco 已經消散,為什麼選擇這麽復古的聲音? 夏穎:「好聽,有樂趣,是我小時候聽見的聲音,Disco 是 80 年代第一次一種世界流行音樂風靡中國。」 林玉峰:「在音樂風格的選取上,我們並沒有考慮太多是否已經過時或者是當下流行,原因很簡單,就是我們四個人喜歡這類聲音。」 80 年代流行文化產物對你們有什麼意義?不限音樂,這個年代有哪些藝術作品對你們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夏穎:「80 年代是一個開放熱情充滿變革和理想的黃金年代,誕生了很多新的電子樂器,誕生了更多的音樂流派,新的風格,新的分支,這個時代的 Disco、新浪潮、合成器流行對我們後來的樂隊喜好產生了深遠影響,喜歡荷東 (《Hollywood East Star Trax》)、猛士 (《Master Mix》) 這樣的 Disco 合集,喜歡 The Cure、Blondie、YMO (Yellow Magic Orchestra)。」 林玉峰:「現在來看是復古,但在 80 年代就是潮流,這一切包括音樂和藝術能反映出那是一個思潮迸發、浪漫卻又批判,嚮往太空,超越本體,互聯網時代到來之前,各種笨拙卻又大膽的嘗試。」 你們跟滿舒克合作過,跟嘻哈的融合是非常自然的。重返 80 年代之餘,對於「創作新的、不一樣的東西」,你們還有過怎樣的想法? 夏穎:「大膽做實驗,嘗試更多的融合,但還是把好聽和有趣放第一位。」 卓越:「集百家所長。」 林玉峰:「音樂是沒有侷限的,這正是它的魅力所在。」 高欣:「與滿舒克合作時,最初的構想就是將他的說唱跟我們的風格結合在一起,我們先用合成器構建出一種寬的聲場,一種比較寬泛包容的聲音環境,或者說一種氛圍、一種氣質。創作新的不一樣的東西,大膽去嘗試是最佳途徑。」 能不能從歌單裡挑選幾首重點推薦? 夏穎:「Blondie 金髮女郎樂隊是紐約新浪潮搖滾樂隊的代表,早期是一支龐克樂隊,女主唱很好看。The Human League 的這首〈Don't You Want Me〉很好聽,它並不只是某檔節目的牽手 (配對) 成功曲目。我們推薦了三首 The Cure 治療樂隊的歌,我第一張買的打口 CD (經打洞銷毀但仍能播放的水貨 CD) 就是治療樂隊的〈Staring At The Sea〉。〈Love Song〉和〈Boys Don’t Cry〉這兩首歌的歌名看起來是不是有一絲熟悉? 林玉峰:「80 年代的華語音樂不乏很多新浪潮和 Synth-Pop 作品。童安格的這首〈跟我來〉熱情積極,陽光明媚。Paul Engemann 的〈Scarface (Push It to the Limit)〉來自我喜歡的電影《疤面煞星》,它是 1983 年的電影,理所當然,裡面的服飾、場景、道具都體現了 80 年代的美學,是我喜歡的那個感覺。」 你們提到童安格,也選了新褲子,你們覺得新浪潮給華語樂壇什麽影響呢? 林玉峰:「我想影響主要是在編曲配器方面。而『拿來主義』造就了港台在 80 年代的眾多經久不衰的好歌。」 高欣:「選新褲子是因為原來小時候喜歡龐克,是在初二的時候聽到新褲子這張專輯的。長大之後才了解到新浪潮是從龐克發展過來的。我覺得在之前好多年,中國流行音樂一直處於被港台音樂所影響的狀態,相對少有那種比較有獨立風格與審美的作品。但後來資訊已經很發達了,新浪潮使我們接觸了很多獨立風格與審美的作品,在當下的華語流行樂裡,你可以聽到各式各樣的音樂風格。」 你們怎麽看待新褲子、脆莓、白紙扇這些也運用了新浪潮元素的中國樂團? 夏穎:「新褲子是國內最早開始玩新浪潮元素的樂隊,從龐克到新浪潮,非常順其自然。白紙扇的主唱前樂隊也是玩龐克的,從龐克到新浪潮,造型上變了,但心中的反叛沒有變。」 在《勁歌熱舞》的封面裡你們舉起三張影響你們的專輯,其中有電子樂與 Synth-Pop 宗師 YMO 的《Naughty Boys》,能不能講講 YMO 帶給你們的影響? 夏穎:「很棒的合成器電子樂隊,可貴的是作品中有不少獨特的東方審美的東西。」 卓越:「主要是帥。」 林玉峰:「YMO 的旋律很東方,這很特別,這是我喜歡的重要一點,另外他們的配置和編排也讓馬賽克在現場呈現方面有了可以借鑒的一個範例。」 你們認為對於現在的華語聽眾來說,新浪潮與 Disco 這種音樂形式仍受歡迎的原因是什麽? 夏穎:「浪潮一波一波,一次復興也許要十幾二十年,但潮流就像海浪一樣,不知不覺就再次沖刷到你的海岸。」 林玉峰:「透過互聯網人們可以方便地找到自己喜歡的音樂,各種風格都有他的受眾,這兩種風格也只是其中之二,也許是因為現在生活節奏很快,大家需要輕鬆一點。」 高欣:「因為新浪潮代表了一種創新的態度,這種態度就是時尚的、時髦的,因此它很容易受年輕人歡迎。特別是現在,年輕人更喜歡不一樣的、更展現個性的東西。」
instagramSharePathic_arrow_ou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