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蘭西斯柯·特里斯塔諾:巴哈之後
Playlist - 15 Songs
巴哈的音樂,以秩序嚴謹的形式與精妙的對位法聞名,卻總能帶來層出不窮的驚喜——無論是和聲的微妙轉折、節奏的細緻變化或突如其來的旋律,他的作品總能將聽者帶往其他作曲家少有踏足的想像領域。
盧森堡鋼琴家法蘭西斯柯·特里斯塔諾 (Francesco Tristano) 自幼便對巴哈情有獨鍾,至今仍對其作品深深著迷。在這個歌單中,他精選一系列展現巴哈創作能量與受到其影響的曲目,形容為「受巴哈歷久彌新的音樂啟發,基於其風格並進一步發展而成的選集」。
特里斯塔諾對巴哈的理解,源於對他音樂普世性的體會,並拒絕讓這些作品停滯於過去。「從我有記憶以來,巴哈便是我日常的一部分,」他告訴 Apple Music 古典樂。「最近,我也開始實現一個夢想:錄製並發行巴哈的鍵盤作品全集。巴哈的音樂不僅是音樂史上的豐碑,更啟發了無數作曲家與製作人——甚至超越任何其他作曲家。」
他補充道:「在這份歌單中,我試圖在原始巴洛克時期的巴哈作品,與歷經數世紀後重新編曲、改編的版本中尋找平衡。我也特別納入巴哈詮釋大師的錄音,像是格倫·顧爾德 (Glenn Gould) 和安德魯·曼澤 (Andrew Manze) 的演奏,同時探索巴哈在電子音樂領域的延伸。」
歌單以巴哈改編為魯特琴演奏的《第五號大提琴組曲》揭開序幕,還收錄了特里斯塔諾與美國 DJ 兼製作人 Carl Craig 合作的《LudePre》,這首作品以全新方式詮釋了巴哈的《C小調前奏曲》。此外,還有 Sutekh 運用管風琴堆疊環境音場的《The Last Hour》,而富田勳為星際旅行者構思的巴哈作品也名列其中。
「這些作品深得我心,」特里斯塔諾分享道。「我熱愛魯特琴純淨的聲音,尤其是康拉德·楊哈奈爾 (Konrad Junghänel) 的詮釋,也同樣欣賞 Sutekh 透過管風琴營造的氛圍音景。在某種程度上,兩者相互補足,但它們僅僅是巴哈音樂無限可能性的起點。」
精選藝人
法蘭西斯柯·特里斯塔諾:巴哈之後 包括 法蘭西斯柯・特里斯塔諾, 愛麗絲・紗良・奧特, Sutekh 等藝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