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redits

PERFORMING ARTISTS
佛光山梵呗赞颂团
Performer
COMPOSITION & LYRICS
佛光山梵呗赞颂团
Composer
Sutra
Sutra
Lyrics

Lyrics

[Verse 1]
戒定真香 焚起衝天上
眾等虔誠 爇在金爐放
頃刻氤氳 即遍滿十方
昔日耶輸 免難消災障
南無香雲蓋菩薩摩訶薩
南無香雲蓋菩薩摩訶薩
南無香雲蓋菩薩摩訶薩
[Verse 2]
恭聞 梁皇啟建 彌勒題名
誌公集華藏之玄文
羣經錄諸佛之聖號 大集沙門
宏宣懺法 懺文感夢於梁朝
瑞氣騰輝於武帝
由是耿耿金光不昧
皎皎寶燄芬芳 郁郁香烟熏內闕
重花蕊耀王宮 青霄雲裡
天人現報體之端嚴 白玉階前
郗氏脫蟒身之苦難 以此消災
災消吉至 因茲滅罪 罪滅福生
真救病之良藥 乃破暗之明燈
恩沾九有 德被四生 懺悔之功德
讚莫能窮 茲者懺文肇啟
仰叩普賢行王 運想香花
供養十方調御 欲嚴清淨之懺壇
先誦秘密之章句 要祈善果之周隆
必使罪花而凋謝 仰叩洪慈 大彰靈感
南無普賢王菩薩摩訶薩
南無普賢王菩薩摩訶薩
南無普賢王菩薩摩訶薩
[Verse 3]
有一菩薩 結跏趺坐 名曰普賢
身白玉色 五十種光 五十種色
以為項光 身諸毛孔 流出金光
至行者前 其象開口 於象牙上
諸池玉女 鼓樂絃歌 其聲微妙
讚嘆大乘 一實之道 行者見已 歡喜敬禮 復更讀誦 甚深經典
遍禮十方 無量化佛禮多寶佛塔
及釋迦牟尼並禮普賢 諸大菩薩 發是誓願 若我宿福 應見普賢 願尊者徧吉示我色身
南無普賢菩薩
南無普賢菩薩
南無普賢菩薩
南無普賢菩薩
南無普賢菩薩
南無普賢菩薩
南無普賢菩薩
南無普賢菩薩
南無普賢菩薩
南無普賢菩薩
[Verse 4]
一切恭敬
一心頂禮十方法界常住佛
一心頂禮十方法界常住法
一心頂禮十方法界常住僧
是諸眾等 各各胡跪
嚴持香花 如法供養
十方法界三寶
願此香花遍十方 以為微妙光明臺
諸天音樂天寶香 諸天餚饍天寶衣
不可思議妙法塵 一一塵出一切塵
一一塵出一切法 旋轉無礙互莊嚴
徧至十方三寶前 十方法界三寶前
悉有我身修供養 一一皆悉遍法界
彼彼無雜無障礙 盡未來際作佛事
普熏法界諸眾生 蒙熏皆發菩提心
同入無生證佛智 想已散花舉
願此香花雲 遍滿十方界
供養一切佛 尊法諸菩薩
緣覺聲聞眾 及一切天仙
以起光明臺 過於無邊界
無邊佛土中 受用作佛事
普熏諸眾生 皆發菩提心
容顏甚奇妙 光明照十方
我適曾供養 今復還親近
聖主天中王 迦陵頻伽聲
哀愍眾生者 我等今敬禮
南無寶曇華菩薩摩訶薩
南無寶曇華菩薩摩訶薩
南無寶曇華菩薩摩訶薩
[Verse 5]
恭聞
一體化身 普應十方國土 一音說法
聲聞三界人天 一切無礙人
皆從一道一門 而出生死海
一乘圓頓教 皆因一相一味
而證涅槃山 隨機似月映千江
應物如春回大地 遍緣法界
普坐道場 希道眼以證知
鑒凡情之微悃 奉為
今辰求懺某等 啟建
慈悲道場懺法 茲當第一卷
入壇緣起 我諸眾等 端恪一心
肅清三業 依科演梵 燒香散花 供養
十方三寶 稱唱
諸佛洪名 五體投地以皈依
發露懺除諸業障 切念某等
自從無始以來 至於今日 因迷一性
理昧一乘 一翳在眼時 空花亂墜
一漚於起處 幻海波翻 一真三昧乖違
一點無明恣縱 意含三毒 業造萬端
開塵勞八萬之門 起煩惱百千之障
耽荒欲境 如狂象之無鈎 追逐妄緣
似飛蛾而赴火 罪若丘山之積
業如滄海之深 既微少於善根
恐難逃於惡果
今則依懃在念 悛革于心 外托勝緣
內懷慚愧 集此現前清眾 披閱懺悔靈文 仗
千佛之威光 洗多生之罪垢 我願如斯
佛必哀憐 仰叩
洪慈 冥熏加被
[Verse 6]
天上天下無如佛 十方世界亦無比
世間所有我盡見 一切無有如佛者
啟運慈悲道場懺法 一心歸命三世諸佛
南無過去毘婆尸佛
南無尸棄佛
南無毘舍浮佛
南無拘留孫佛
南無拘那含牟尼佛
南無迦葉佛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南無當來彌勒尊佛
[Verse 7]
慈悲道場懺法卷第一
立此慈悲道場四字
乃因夢感 彌勒世尊 既慈隆即世
悲臻後劫 依事題名 弗敢移易
承此念力 欲守護三寶 令魔隱蔽
摧伏自大 增上慢者 未種善根者
今當令種 已種善根者 今令增長
若計有所得 住諸見者
皆悉令發捨離之心 樂小法者
令不疑大法 樂大法者 令生歡喜
又此慈悲諸善中王 一切眾生
所歸依處 如日照晝 如月照夜
為人眼目 為人導師 為人父母
為人兄弟 同歸道場 為真知識
慈悲之親 重於血肉 世世相隨
雖死不離 故目等心 標號如上
[Verse 8]
今日道場 幽顯大眾 立此懺法
并發大心 有十二大因緣 何等十二
一者願化六道 心無限齊
二者為報慈恩 功無限齊
三者願以此善力 令諸眾生
受佛禁戒 不起犯心
四者以此善力 令諸眾生
於諸尊長 不起慢心
五者以此善力 令諸眾生
在所生處 不起恚心
六者以此善力 令諸眾生
於他身色 不起嫉心
七者以此善力 令諸眾生
於內外法 不起慳心
八者以此善力 令諸眾生 凡所修福佛
不為自身 悉為一切 無覆護者
九者以此善力 令諸眾生
不為自身 行四攝法
十者以此善力 令諸眾生
見有孤獨幽繫疾病 起救濟心 令得安樂
十一者以此善力 若有眾生 應折伏者
而折伏之 應攝受者 而攝受之
十二者以此善力 令諸眾生
在所生處 恆自憶念 發菩提心
令菩提心 相續不斷
仰願幽顯 凡聖大眾 同加覆護
同加攝受 令某等 所悔清淨
所願成就 等諸佛心 同諸佛願
六道四生 皆悉隨從 滿菩提願
[Verse 9]
歸依三寶第一
今日道場 同業大眾 宜各人人
起覺悟意 念世無常 形不久住
少壯必衰 勿恃容姿 自處污行
萬物無常 皆當歸死 天上天下
誰能留者 年少顏色 肌膚鮮澤
氣息香潔 是非身保 人生合會
必歸磨滅 生老病死 至來無期
誰當為我 卻除之者 災害卒至
不可得脫 一切貴賤 因而死已
身體胮脹 臭不可聞 空愛惜之
於事何益 若非勤行勝業 無由出離
某等 自惟形同朝露 命速西光
生世貧乏 無德可稱 智無大人神聖之明
識無聖人洞徹之照 言無忠和仁善之美
行無進退高下之節 謬立斯志
勞倦仁者 仰屈大眾 慚懼交心
既法席有期 追戀無及 從此一別
願各努力專意 朝夕親奉供養
勤加精進 唯是為快 仰願大眾
各秉其心 被忍辱鎧 入深法門
[Verse 10]
今日道場 同業大眾 宜各慇重
起勇猛心 不放逸心 安住心 大心
勝心 大慈悲心 樂善心 歡喜心
報恩心 度一切心 守護一切心
救護一切心 同菩薩心 等如來心
一心至意 五體投地 奉為國王帝主
土地人民 父母師長 上中下座
善惡知識 諸天諸仙 護世四王
主善罰惡 守護持呪 五方龍王
龍神八部 廣及十方 無窮無盡
含靈抱識 水陸空界 一切眾生
歸依十方 盡虛空界 一切諸佛
歸依十方 盡虛空界 一切尊法
歸依十方 盡虛空界 一切賢聖
[Verse 11]
今日道場 同業大眾 何故應須
歸依三寶 諸佛菩薩 有無限齊大悲
度脫世間 有無限齊大慈 安慰世間
念一切眾生 猶如一子 大慈大悲
常無懈倦 恆作善事 利益一切
誓滅眾生 三毒之火
教化令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眾生不得佛 誓不取正覺 以是義故
應須歸依 又復諸佛 慈念眾生
過於父母 經言 父母念兒
慈止一世 佛念眾生 慈心無盡
又父母見子 背恩違義 心生恚恨
慈心薄少 諸佛菩薩慈心不爾
見此眾生 悲心益重
乃至入於無間地獄 大火輪中
代諸眾生 受無量苦 是知諸佛
諸大菩薩 慈念眾生 過於父母
而諸眾生 無明覆慧 煩惱覆心
於佛菩薩 不知歸向 說法教化
亦不信受 乃至麤言 起於誹謗
未曾發心 念諸佛恩 以不信故
墮在地獄 餓鬼畜生 諸惡道中
遍歷三途 受無量苦 罪畢得出
暫生人間 諸根不具 以自莊嚴
無禪定水 無智慧刀 如是等障
由無信心
[Verse 12]
今日道場 同業大眾 不信之罪
眾罪之上 能令行人 長不見佛
相與今日 各自慷慨 折意挫情
生增上心 起慚愧意 稽顙求哀
懺悔往罪 業累既盡 表裏俱淨
然後運想入歸信門 若不起如是心
運如是意 直恐隔絕 障滯難通
一失斯向 冥然無返
豈得不人人五體投地 如大山崩
一心歸信 無復疑想 眾等今日以諸佛菩薩 慈悲心力
始蒙覺悟 深生慚愧 已作之罪
願乞除滅 未作之罪 不敢復造
從今日去 至於菩提 起堅固信
不復退轉 捨此身命 若生地獄道
若生餓鬼道 若生畜生道 若生人道
若生天道 於三界中 若受男身
若受女身 若受非男非女等身
若大若小 若昇若降 受諸迫惱
難堪難忍 誓不以苦故
退失今日信心 寧於千劫萬劫
受種種苦 誓不以苦故
退失今日信心 仰願諸佛 大地菩薩
同加救護 同加攝受
令某等信心堅固 等諸佛心
同諸佛願 眾魔外道 所不能壞
相與志心 等一痛切 五體投地
歸依十方 盡虛空界 一切諸佛
歸依十方 盡虛空界 一切尊法
歸依十方 盡虛空界 一切賢聖
[Verse 13]
今日道場 同業大眾 善攝心聽
夫人天幻惑 世界虛假
由其幻惑非真 則無實果 虛假浮脆
則遷變無窮 無實果故
所以久滯生死之流 遷變改故
所以長泛愛苦之海 如是眾生
聖所悲念 故悲華經云 菩薩成佛
各有本願 釋迦不現長年 促為短壽
悲此眾生 變化俄頃 長淪苦海
不得出離 故在此土 救諸弊惡
教有剛強 苦切之言 不捨於苦
而度眾生 未嘗不以善法方便
弘濟益之心 所以三昧經言
諸佛心者 是大慈悲 慈悲所緣
緣苦眾生 若見眾生 受苦惱時
如箭入心 如破眼目 見已悲泣
心無暫安 欲拔其苦 令得安樂
又諸佛等智 其化是均 至於釋迦
偏稱勇猛 以能忍苦 度脫眾生
當知本師 慈恩實重
能於苦惱眾生之中 說種種語
利益一切 我等今日 不蒙解脫
進不聞一音之旨 退不覩雙樹潛輝
良由業障 念與悲隔 相與今日
起悲戀心 以悲戀如來故 善心濃厚
既在苦中 憶如來恩 嗚咽懊惱
慚顏哽慟 等一痛切 五體投地
至心奉為 國王帝主 土地人民
父母師長 信施檀越 善惡知識
諸天諸仙 聰明正直 天地虛空
護世四王 主善罰惡 守護持咒
五方龍王 龍神八部 廣及十方
無窮無盡 一切眾生
歸依十方 盡虛空界 一切諸佛
歸依十方 盡虛空界 一切尊法
歸依十方 盡虛空界 一切賢聖
[Verse 14]
相與胡跪合掌 心念口言 作如是說
諸佛大聖尊 覺法無不盡
天人無上師 是故為歸依
一切法常住 清淨修多羅
能除身心病 是故為歸依
大地諸菩薩 無著四沙門
能救一切苦 是故為歸依
三寶護世間 我今頭面禮
六道諸眾生 今盡為歸依
慈悲覆一切 皆令得安樂
哀愍眾生者 我等共歸依
五體投地 各自念言 仰願十方
一切三寶 以慈悲力 本願力
大神通力 不思議力 無量自在力
度脫眾生力 覆護眾生力 安慰眾生力
令諸眾生 皆悉覺悟 知某等今日
為其歸依三寶 以此功德力
令諸眾生 各得所願 若在諸天
諸仙中者 令盡諸漏 若在阿修羅中
捨憍慢習 若在人道 無復眾苦
若在地獄 餓鬼 畜生道者
即得免離 又復今日 若聞三寶名
及與不聞 以佛神力 令諸眾生
盡得解脫 究竟成就 無上菩提
同諸菩薩 俱登正覺
[Verse 15]
斷疑第二
今日道場 同業大眾 一心諦聽
夫因果影響 感應相生 必然之道
理無差舛 而諸眾生 業行不純
善惡迭用 以業不純 所以報有精麤
或貴或賤 或善或惡 其事匪一
參差萬品 既有參差 不了本行
以不了故 疑惑亂起 或言精進奉戒
應得長生 而見短命 屠殺之人
應見促齡 而反延壽 清廉之士
應招富足 而見貧苦 貪盜之人
應見困躓 而更豐饒 如此疑惑
人誰無念 而不知往業植因所致
如般若所明 若有讀誦此經
為人輕賤者 是人先世罪業
應墮惡道 以今世人輕賤故
先世罪業 則為消滅 而諸眾生
所以不能深信經語 有此疑者
皆由無明惑故 妄起顛倒
又不信三界內是苦 不信三界外是樂
每染世間 皆言是樂 若言樂者
何意於中 復生苦受 飲食過度
便成疾疹 氣息喘迫 鼓脹絞痛
又至衣服 彌見憂勞 寒得絺綌
則恩薄念淺 熱見重裘 則苦惱已深
若言是樂 何意生惱 故知飲食衣服
真非是樂 又言眷屬以為樂者
則應長相歡娛 歌笑無極
何意俄爾無常 倏焉而逝 適有今無
向在今滅 號天叩地 肝心寸斷
又不能知 生所從來 死所趣向
銜悲相送 直至窮山 執手長離 一
辭萬劫 諸如此者 其苦無量
眾生迷見 謂其是樂 出世樂因
皆言是苦 或見進噉蔬澀 節身時食
去於輕輭 習糞掃衣 皆言是等
強自困苦 不知此業 是解脫道
或見布施持戒 忍辱精進 經行禮拜
誦習之人 翹勤不懈 皆言是苦
不知是等 修出世心 脫有疾病
死亡之日 便起疑心 終日役此心形
無時暫止 人之氣力 何以堪此
若不勤勞 豈當致困 徒喪身命
於事無益 或復自秉其說 理實如之
不知推果尋因 妄搆此惑
若遇善知識 則其惑可除 遇惡知識
則其愚更甚 因疑惑故 墮三惡道
在惡道中 悔何所及 今日道場
同業大眾 凡有此疑 因緣無量
且疑惑習氣 出三界外 尚未能盡
況在今形 云何頓去 此生不斷
後更復增 大眾相與 方涉長途
自行苦行 當依佛語 如教修行
不得疑惑 辭於勞倦 諸佛聖人
所以得出生死 度於彼岸者
良由積善之功 故得無礙 自在解脫
我等今日 未離生死 已自可悲
何容貪住 此惡世中
今者幸得四大未衰 五福康悆
遊行動轉 去來適意 而不努力
復欲何待 過去一生 已不見諦
今生空擲 復無所證 於未來世
以何濟度 拊臆論心 實悲情抱
大眾今日 唯應勸課 努力勤修
不得復言 且宜消息 聖道長遠
一朝難辦 如是一朝 還復一朝
何時當得 所作已辦
今或因誦經坐禪 勤行苦行
有小疾病 便言 誦習勤苦所致
而不自知 不作此行 早應終亡
因此行故 得至今日 且四大增損
疾病是常 乃至老死 不可得避
人生世間 會歸磨滅 若欲得道
當依佛語 違而得者 無有是處
一切眾生 違佛語故
所以輪轉三途 備嬰萬苦 若如佛語
都無休息 勤於諸法 如救頭然
勿使一生 無所得也 相與人人
等一痛切 五體投地 如大山崩
奉為有識神以來 至於今日
經生父母 歷劫親緣 和尚阿闍梨
同壇尊證 上中下座 信施檀越
善惡知識 諸天諸仙 護世四王
主善罰惡 守護持咒 五方龍王
龍神八部 廣及十方 無窮無盡
一切眾生 歸依世間 大慈悲父
[Verse 16]
南無彌勒佛 南無維衛佛
南無尸棄佛 南無隨葉佛
南無拘留孫佛 南無拘那含牟尼佛
南無迦葉佛 南無釋迦牟尼佛
南無無邊身菩薩 南無觀世音菩薩
Written by: 佛光山梵唄讚頌團, 經文
instagramSharePathic_arrow_out

Loading...